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唐天将军 > 第四百四十一章 佛祖、道祖的奴隶,迎接百国盛会

第四百四十一章 佛祖、道祖的奴隶,迎接百国盛会

第四百四十一章 佛祖、道祖的奴隶,迎接百国盛会 (第2/2页)

更确立道家为大唐第一教。
  
  唐高宗李治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,将道教管理事务划归专管皇族事务的宗正寺,将道士列为同宗。
  
  李隆基多次加老子尊号,在全国各地加建玄元皇帝庙,确立道举制度选拔专业人才。
  
  大唐对道观赐名极为重视,多含兴国安邦、延福国祚之意。朝廷将道教斋醮列入国家祭祀活动,成为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朝廷还每年赐给道观极多财物,保障道观正常运营。
  
  在大唐发展的过程中,佛家也多次起势。
  
  求香拜佛,更容易寄托念想。直到现在,民间的佛还压制道一头。
  
  比如武则天信佛,龙门石窟内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仿照武则天的五官轮廓雕琢。
  
  而且李隆基的信仰也不是从一而终,儒释道的信奉不断地变化。
  
  当朝首席宰相李岘,是人尽皆知的信佛者。
  
  秘书监王维是禅宗之人。
  
  大唐的官吏中对佛禅的信奉不在少数。
  
  至于信奉道家的,也就更多了。他们不免对道观产生信念。
  
  所以,韦伦说的,是许多人不愿提出的话。
  
  道祖、佛祖的奴隶,这句话特别刺耳。
  
  “宰相,佛与道是清修之地,是无为之所。国家每年给寺庙道观衣赐,有此事发生吗?”
  
  李瑄沉吟一番后,明知故问地向宰相们询问道。
  
  现在全国大小寺庙五千余座。
  
  大小道观有一千七百余座。
  
  当然,这些寺庙有的可能只有一两个僧侣、尼姑、和尚,有的甚至只接受香火,空无一人。
  
  但那些大型寺庙、道观,绝对是有大量耕地存在的。
  
  这些耕地一群和尚、道士耕不过来,会召流民耕种。
  
  这是隐匿户口的一种方式。
  
  李瑄从没有忽略过这一现实,他想听宰相、大臣们向他提出。
  
  但他很失望,除贱为良一年半以来,从没有官吏向他提起。
  
  没想到敲定除贱为良结束的时候,监察御史韦伦站出来。
  
  不论韦伦出于什么目的,他觉得韦伦是很有前途的。
  
  李瑄致力于国家发展,民族强大,百姓安康。
  
  是以,他对佛祖、道祖,敬而不畏。
  
  道士、僧侣、尼姑,就是清修的地方,散播“真善美”的信仰,要么超脱于凡尘俗事。
  
  像豪强一般土地兼并,豢养佃户,这是什么道理?
  
  “回陛下,一些道观寺庙确实有大量耕地,具体还要彻查。”
  
  李岘也只能如实向李瑄回答道。
  
  他因为虔诚信佛,不愿意深究佛门之事。
  
  但他明白,陛下是复杂的人。
  
  凡人之躯,比肩神灵。
  
  即便做出北魏武帝、北周武帝灭佛之事,他也毫不意外。
  
  “若如韦御史所言,一些道观、寺庙,背叛了道祖、佛祖。一心修善,当忘却红尘;一心修道,当自在逍遥。心智不坚,留恋于凡尘俗世者,就应该还俗。”
  
  李瑄用低沉富有磁性的言语,说出自己的态度。
  
  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
  
  当僧侣、道士出现欲望的时候,会令人觉得虚伪,且贪婪无度。
  
  最著名的就是大唐的一些女道士。
  
  哪有锦衣玉食的女道士呢?
  
  “陛下圣明,只有将寺庙、道观的佃农纳入户籍,才算真正的除贱为良,国家也可以新得一部分税收。”
  
  韦伦激动地向李瑄拱手道。
  
  他听出李瑄弦外之音,明白圣人是赞同整肃天下的道观、寺庙。
  
  “此事交由韦御史去做,制定策令,使地方郡守、县令,对寺庙、道观的耕地进行严查,将佃农重新纳入户籍。愿意还俗的尼姑、僧侣、道士,将赐予土地。寺庙道观之中,胆敢乱用私刑,不遵从者,立刻逮捕、重惩!”
  
  “允许寺庙、道观留下足够僧侣、道士耕种的土地。执法之事,务必要结合实际,切莫徇私枉法。”
  
  见文武百官没有说话,李瑄将这件事委托给韦伦去做。
  
  他已经说得很明白,那些贪得无厌的僧侣、道士,才是背叛佛祖、道祖。
  
  他没有弃道、灭佛之心,只是在整肃风气。
  
  在有些方面,李瑄是肯定寺庙、道观的。
  
  比如在慈幼堂未成立前,一些寺庙会收留弃婴。
  
  这才是功德无量!
  
  文武百官也没有理由去劝谏李瑄,更碍于李瑄至高无上的权威。
  
  相比于对付豪强大族,整肃道观、寺庙将会轻松许多。
  
  不出意外,最少有数十万户百姓会因此被纳入户籍之中。
  
  “臣遵旨!”
  
  韦伦领命后退回自己的座位。
  
  “启奏陛下,除贱为良之后,南方也趋于稳定,现每个都督府都有两万以上兵马,没必要如此。而两京地区,兵马不足。枝强干弱,当调遣一部分都督府的兵马,至两京地区。此谓合理的兵马分配。”
  
  新拜为宰相的颜真卿在韦伦退下后,出列向李瑄启奏道。
  
  颜真卿刚从安西归来不久。
  
  他长期在军队之中,对军中之事敏感。
  
  “朕已决定将柏海军中的神策军调回长安,为神策卫禁军。听卿之言,可从汉中都督府、武陵都督府、襄樊都督府、广陵都督府、宣城都督府、东阳都督府、余杭都督府、黔中都督府各调五千精锐,至两京地区,加入天策卫、神策卫。”
  
  李瑄认同颜真卿的建议,心中也早有计划。
  
  现在禁军除了羽林军、龙武军、飞龙禁军、金吾卫这一万兵马外,只有三万天策卫。
  
  所以李瑄才将神策卫分离柏海军。
  
  南方除了南海、蜀郡外八个都督府,每个都督府都是五个军。
  
  每个军四千兵马,各挑选一千精锐回两京,增强中枢,不会对地方造成多大影响。
  
  一万五千兵马,可以掌控住局面。
  
  回京的四万兵马,有三万加入神策卫,一万加入天策卫。
  
  使两卫各有四万人。
  
  加上关中地区、河洛地区的府兵。会使两京地区有足够多兵马。
  
  方便今后征伐的时候,调遣禁军出征。
  
  “诸卿可有异议?”
  
  安排完毕后,李瑄向文武百官询问道。
  
  “臣等无异议!”
  
  调兵回中枢,增强中央军兵力,对国家是好事。
  
  李瑄点了点头,吩咐兵部确立调动信息。
  
  天策府已经完成框架,都督四年一换,届时李瑄会在南方最少挑选两名都督,升职入天策府中。
  
  然后提拔新的都督。
  
  不够升迁的都督,会转换地区。
  
  年龄过大,李瑄会劝说他们回长安、洛阳养老享福,为后面的将领腾地方。
  
  “赵尚书,现如今各国国王、酋长、使节,已陆陆续续到达长安,你和鸿胪卿要妥善进行安置。”
  
  “按照各地文书,明年三月之前,使节会尽数到达长安。确定于三月初五,在花萼相辉楼举行百国大宴,向天下诸国展现大唐的威名,使诸国尽心侍奉于唐,按时纳贡,不敢侵犯。”
  
  李瑄开始确立明年的一件大事,向赵奉章吩咐道。
  
  举行百国盛会,不是他想听“天可汗”,而是类似于一场亚洲会盟,正式确立以大唐为主的领导地位。
  
  增进大唐的外部交流、经济商贸,以便于接下来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。
  
  外部安稳,才能致力于内部稳定发展。
  
  大唐要大赚周围小国的金银珠宝,用以发展大唐的工商。
  
  “回陛下,臣和鸿胪卿已在筹备此事,一定会彰显天朝上国的礼仪和大唐的风采,使万国服膺……”
  
  赵奉章出列向大唐回禀。
  
  自大唐立国以来,从未有过这种盛况。
  
  即便太宗皇帝被称为“天可汗”的时候,也远远不如今时今日。
  
  大唐灭东北、西南,一举奠定无上声威。
  
  许多国王冲着李瑄的“天将军”的名头前来。
  
  在西域的时候,李瑄留下太多传说。
  
  不管是仰慕,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。
  
  一众国王酋长到长安拜见天可汗,才算心安理得。
  
  “盛会虽然重要,但不可铺张浪费。如隋朝一样,将丝绸包裹在树上,不过是徒增耻笑。户部对此次大宴要有严格的预算,不要超过。”
  
  李瑄向赵奉章叮嘱道。
  
  他可以去天中洛阳,到达更壮丽巍峨的明堂,接受百国朝拜。
  
  这样更体现天子的尊贵。
  
  但一来一回,会劳民伤财。
  
  毕竟是搬迁中枢的大事。
  
  但比华丽更具魅力的是威严,让百国看到大唐的无上威严,比看到那些包裹着丝绸的树木,更有冲击力。
  
  “臣遵旨!”
  
  礼部尚书赵奉章和户部尚书韦见素同时向李瑄拱手。
  
  在朝会的最后,李瑄再次点明对常平仓的建设,务必要尽快做到常平百货。
  
  还有慈幼堂、乡学的建设,拼音、数字的普及,以及各县印刷坊的建立。
  
  “退朝……”
  
  “恭送陛下……”
  
  一场望日大朝会落幕,文武百官送别李瑄离开太极殿。
  
  此次朝会韦伦所提出对寺庙、道观的整肃,使百官觉得又是一场大动作。
  
  自古以来,一旦统治者对佛、道产生不信任,绝对可以生杀予夺。
  
  但李瑄只想整顿风气,将不属于寺庙、道观的东西拿下来,使大唐增加更多税收,使更多百姓能摆脱束缚……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