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诡三国 > 第3516章朝廷的缺席判决

第3516章朝廷的缺席判决

第3516章朝廷的缺席判决 (第2/2页)

以上种种,可以说曹操确实是在这一场战斗当中,损失巨大,并且实力大减!
  
  而现如今的问题,就是对于骠骑军接下来要如何处理。
  
  是依旧判决骠骑为贼逆,还是一举否决原先的审判,然后执行迟到的正义?
  
  士孙瑞转述的崔琰策略,就等于是给了一个台阶。
  
  用曹操以及曹军血肉做出的台阶。
  
  如果在寻常时刻,曹操肯定不能同意,但是现在不是曹操一直都没露面么?
  
  如果说改判骠骑为功臣,那么原先的丞相自然就成为了罪人,然后割了曹操的肉去喂骠骑,顺带着大家也跟着喝点肉汤……
  
  毕竟现在骠骑实在有些凶残,不多点肉,恐怕未必喂得饱他。
  
  如此处理,好处自然是有的,反正就可以将罪恶都推给下面的人,就像是小偷偷钱,犯错的是小偷的手,跟小偷这个人没多大的关系。这虽然在逻辑关系是明显的狡辩,但是在法理上是成立的。个别员工,临时工犯的错,怎么能让整个公司来承担罪责呢?
  
  曹操这个丞相,也没说是世袭罔替的啊,所以也不过就是大汉王朝的临时工罢了。
  
  出了事,临时工来顶缸,也是基本操作。
  
  顶多天子刘协再出一个面……
  
  不对!
  
  刘协眯起眼来,凭什么他要出面道歉?
  
  这计策,是崔琰想出来的,然后崔琰一直都不说,到了荆州出现了险情,士孙瑞找上门去,才说出来,是为了什么?
  
  然后,士孙瑞现在一副老臣已经尽力了,老朽已经做了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了,还请陛下做主,拿个主意,全凭天子定夺的态度,又是为了什么?
  
 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。
  
  他有些明白崔琰和士孙瑞的意思了。
  
  可问题是,这『判决』如果是刘协自己来下,那么刘协就失去了超脱事外的地位!
  
  将来曹操不能重新爬起来,倒也罢了,万一曹操重新崛起了呢?
  
  或者说,就算曹操不能崛起,他临倒下之前,狗急跳墙呢?
  
  士孙瑞看见刘协沉吟不语,就是不说好,也不说不好,也猜测到了刘协的顾虑。士孙瑞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,觉得为什么要来趟这浑水?天子刘协扛不住这责任,难道他一个名义上的国之三老,就能扛得住?
  
  『陛下……若是……』士孙瑞缓缓的说道,『听闻鲁肃鲁子敬……自从关中归来后,多有赞许关中举措之言……』
  
  刘协闻言,眼睛一亮!
  
  鲁肃?!
  
  这倒是个合适人选!
  
  ……
  
  ……
  
  鲁肃离开了关中,但是在许县并没有马上就回江东。
  
 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现在大汉王朝的斗争焦点都集中在了当下斐潜和曹操之间,眼瞅着这争斗就要有一个结果出来了,鲁肃当然不可能在这结果即将出来之前,就离开许县。
  
  这个结果,说不得关联到了大汉,也包括江东未来几年,十几年,甚至是更为深远的枯荣兴衰,早一天知道,自然是早一天的准备,如果说回到了江东,说不定等到骠骑军兵临大江的时候,江东才恍然北方已经变了颜色?
  
  和在关中无人问津,冷冷清清的态度不同,在许县之中,鲁肃还是比较受欢迎的,一方面是就算是江东背刺了曹操,那也是曹操的痛苦,和其他山东士族又有什么关系?另外一方面是如果说真的骠骑兵临中原,和江东重臣交好的话,是不是还有一条退路?
  
  所以不管怎么说,现在和鲁肃七大姑八大姨扯上些关系,终归是没什么坏处。
  
  请客,喝酒,歌舞,学外语。
  
  鲁肃这几天也比较滋润。
  
  啊,西域的小娘子,真是润啊……
  
  在宴会之间,免不了会有人问起关中见闻。
  
  鲁肃也就实话实说。
  
  说实在的,鲁肃对于关中的描述,没有一点的夸大,甚至还多少往低了说了。
  
  像是在潼关之下麟趾塬见到了骠骑兵卒威武雄壮的一面,鲁肃就是闭口不言,只是讲述一些在关中土地上的那些普通事情,就连斐潜枣衹维修水利准备来年春耕都不说……
  
  鲁肃不说这些事情,并不是对于骠骑的有什么好意,相反,这恰恰是鲁肃希望能够降低山东对于骠骑的畏惧。
  
  对于江东来说,斐潜和曹操掐得越久越凶,自然就是越好。
  
  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死伤多少百姓,折损多少钱财,又或是多少家庭分崩离析,化为枯骨……
  
  和江东又有什么关系?
  
  只有北方打残了,江东才有机会争夺天下!
  
  孙大帝才有可能真正的成为大帝,而他鲁肃才会有从龙之功!
  
  要不然鲁肃在床榻上献的策,还能有什么意义?
  
  可是鲁肃万万没想到,他已经尽力将关中的描述往少了说,往差了讲了,依旧还被认为是在给关中说『好话』!甚至鲁肃的那些翻来覆去的套话,也被解读成为了不看好曹操的意思!
  
  比如鲁肃说『难分胜负』,就可以断章取义的将『难分』给去了,变成了『胜负』,然后同理可断,将『犹未可知』变成了『可知』!
  
  就说鲁肃有没有说过『胜负』和『可知』吧!
  
  有!
  
  所以这有什么问题?
  
  山东士族子弟就算是知道其中的奥妙,也都是心领神会的笑一笑。
  
  毕竟鲁肃是外地的,是江东人,表面上抹得光亮些就行了,至于实际上如何,那就要看这外地人能不能在山东地区消费了。
  
  鲁肃又没有带钱财过来,还在山东之地吃吃喝喝,那么为了大汉承担些责任,不是应该的么?
  
  觥筹交错之间,鲁肃醉了。
  
  等他醒来之后,便是在市坊听闻了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消息!
  
  他『被』表章了!
  
  他竟然上了一份表章,表示一切的一切,都是曹操诬告骠骑而起,关键是表章上还有鲁肃的手印和画押!
  
  所有见到了鲁肃的士族子弟,都是恭恭敬敬表示,子敬先生,你好猛哦,你好棒哦……
  
  鲁肃心知不妙,没有去争辩那表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也没有去找谁解释那手印不应该是盖在表章上,而是应该在西域小娘子身上……
  
  鲁肃几乎是得到了消息的当天,就乔装逃离了许县!
  
  他已经预见了,许县将迎来一场巨大的风暴!
  
  而他的表章,就是引发这一场风暴的最后一根柴火……
  
  一些人注意到了鲁肃逃离,但是没有任何拦阻的意思。
  
  毕竟比『死无对证』稍微低一些的,就是『缺席审判』。
  
  搞鲁肃,问题不大。
  
  人生在世,有谁没被搞过?
  
  而且之前江东背刺了江陵,这笔帐还没好好算过,现在先收一些利息,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。
  
  但是如果说直接搞死鲁肃,就有些问题了。
  
  毕竟现在江东还算是一个缓冲区,也是未来的一个小退路,搞搞断章取义缺席审判什么的,就算是闹出问题来,大不了是某个官吏出来顶锅。表示是这个官吏学术水平不高,理解方式出现了问题,抑或是在某个环节当中把控不严谨不认真不细致等等,反正是极个别的,少数的问题,和山东绝大多数的士族子弟是没关系的。
  
  而现在鲁肃逃离了许县,也正好符合这些山东士族子弟的需求,所以就算是鲁肃乔装打扮的十分拙劣,也依旧像是什么都没看见,什么都没发现一样。
  
  而且鲁肃这么一走,这表章真假就更加的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……
  
  在极短的时间之内,风暴就形成了。
  
  谁也不去管鲁肃如何,这已经不是重点了,而是在这风暴起来之后何处安身?
  
  抑或是,在风暴之中,如何浑水摸鱼?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