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蜀汉之庄稼汉 > 第1160章 满朝文武,不如一校事

第1160章 满朝文武,不如一校事

第1160章 满朝文武,不如一校事 (第1/2页)

汉魏吴三国鼎足之前,魏国是唯一一个大规模屯田以恢复耕种的国家。
  
  三国鼎立以后,季汉者是唯一一个举国之力,集中民力物力修复、开拓前人留下的灌溉工程的国家。
  
  至于吴国,很抱歉,虽然也有过一些动作,但规模并不算太大。
  
  到了现在,魏国已经丢失了屯田的优势。
  
  而季汉,却依旧保留着丞相在时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传统。
  
  毕竟当年丞相接手大汉的时候,只有西南一州之地,而且还是千疮百孔,风雨飘摇。
  
  在外战争惨败,强敌虎视。
  
  在内家家戴孝,人心浮动。
  
  当是时,益州实是疲弊已极。
  
  面对蜀地世家的蠢蠢欲动,朝廷为了在与地方豪右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,不得不想办法掌握更多的钱粮。
  
  治水复耕种,以广赋税,就成了必然的选择。
  
  如果说季汉是形势所迫,那么那一年的魏国,其实有着比季汉多得多的选择权。
  
  可惜的是,曹丕接手魏国以后,宁愿征发民夫开凿运河,好让龙舟能从洛阳直入淮水,方便他领着大军游街。
  
  也不愿意好好整顿曹操留下来的屯田客府。
  
  以至于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屯田客府,在曹丕手里居然变成了一种负担。
  
  待到曹叡登基,倒是喜欢搞土木工程。
  
  不过方向是宫殿,而不是水利。
  
  待季汉取得了陇右凉州,对关中形成俯瞰之势后,曹叡想要补救,却已经是来不及了。
  
  手握屠龙术的冯鬼王,精准地看到了魏国天生潜在的缺陷。
  
  更重要的是,他还知道这种缺陷将在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历史趋势。
  
  他所要做的,就是给这种趋势添油加火,让恶之果早些到来,反噬魏国。
  
  汉吴两国的结盟,可以不断轮流出击,让曹叡根本腾不出手。
  
  每每曹叡想要整合内部时,他就会发现,汉吴两国总是掐着点出兵犯境。
  
  特别是季汉对魏国的巨大压力,让曹叡不得不屡屡放弃革除国内弊制的打算。
  
  反而是被逼得越发依赖世家大族。
  
  可以说,魏国的实际分裂,洛阳与许昌的分治,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  
  时到今日,汉魏局势,已然翻转。
  
  更别说季汉除了水利灌溉工程,还有新型灌溉工具。
  
  当年拿下陇右的时候,正好遇到陇右大旱。
  
  那时冯都护留守陇右,造出了不少水车,积累了不少防旱经验。
  
  这些年来,已经从单纯的高筒水车,发展出各类各样的水车。
  
  人力、畜力、水力,高筒、低筒、翻车,单组、多组……
  
  穷有穷的用法,富有富的用法。
  
  不管是哪种地形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  
  以三国时代的耕种水平和耕种面积,只要不是遇到百年一见的大旱。
  
  比如说像那种炎旱冒烟,万里赤地的情况。
  
  也就是说,只要河流里还有水,那么就不用太担心抽不上水灌溉。
  
  而历史上发明了龙骨水车的马钧,这個时候正在洛阳修城墙。
  
  马钧是不是真的在搬砖不知道,反正魏国太傅就是这么说的。
  
  只是不管怎么说,魏国的底子也比吴国的要好上许多。
  
  面对延熙三年的这一场春旱,许昌和洛阳,就算是拼光最后一点底子,总也能勉强熬下去。
  
  但吴国就不一样了。
  
  豫章以东,是以建业为中心的丹阳郡和吴郡为主要产粮区。
  
  但吴郡乃江东世家林立之地,方便引水灌溉的上好田地,早就被地方豪右所占据。
  
  普通百姓,寻常年景都是勉强存活,在这种旱情下,根本没有一点对抗天灾的能力。
  
  而丹阳郡,光是支撑起朝廷的府库支出就已经够勉强了,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赈灾?
  
  豫章以西的荆州,情况就更是复杂得多。
  
  荆州本是四战之地,前些年差点被战火烧成一片白地。
  
  直到夷陵之战后,才算是安定一些。
  
  陆逊主持荆州屯田,谁料到才过三年,屯田初见成效,就被调去了武昌。
  
  然后么,冯鬼王趁虚而入,大力推销种甘蔗。
  
  现在整个荆州都指着种甘蔗换红糖赚票子,再拿票子买蜀地的粮食。
  
  换成以前,真要被逼急了没粮食吃,把甘蔗砍了重新种回粮食也不是不行。
  
  反正到时候荆州士吏西望王师,乃至揭竿而起,肯定不是因为无聊或者喜欢吃红糖什么的。
  
  肯定是因为孙吴不得人心,大伙都是为了反抗独夫暴政。
  
  至于到了现在,这荆州的甘蔗,更是动也不动不得了。
  
  因为吴国还欠着季汉一大笔债务呢。
  
  这笔债务的一部分抵押,正是荆州的粗糖产量。
  
  今年季汉才刚运了第一批兵器铠甲过来,你吴国这边,突然说抵押物不能按时交付?
  
  冯都护就算是再怎么豪爽大气,遇到这种事情,也会很为难的。
  
  大汉的东西,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凭什么这么浪费?
  
  所以说,仁政爱民,并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口号。
  
  或许平日里看不出对统治者什么好处,甚至还会让统治者觉得被过于束缚,不能恣意而为。
  
  但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,它却可以帮助百姓有更大的机会渡过困难。
  
  同时也让统治者能继续歌舞升平,享受得更长久一些。
  
  不至于治下有人总是想要在祠庙里烧火,然后学狐狸叫。
  
  就如吴大帝,这些年光顾着铸大钱搜刮民间财富,突然遇到这种情况,一下子就傻了眼。
  
  这个时候,莫说是派人出海。
  
  就是明年能不能按时组建起骑军,那都是个问题。
  
 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地方上的公文有如雪片般飞来,全都是在告急。
  
  孙权在朝堂上询问诸臣应对之法,群臣皆一筹莫展,满朝文武,竟无一人能有应对之法。
  
  毕竟这是老天的安排,除了向老天祈雨,求老天可怜,还能有什么办法?
  
  最后还是丞相顾雍,老成持重,提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:
  
  让太史令推算良辰吉日,派遣朝中重臣前往各地主持求雨。
  
  除此之外,孙权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自然是同意了。
  
  毕竟府库没钱啊!
  
  求雨,已经是了便宜的办法了。
  
  只是现在全国都是旱情,那么多郡县,总不能把朝中的所有人都派出去吧?
  
  就在孙权与众臣商量怎么安排人手的时候,病才刚好不久的太子孙登,主动请缨,愿意外出前往诸地求雨。
  
  看到太子如此体谅自己,吴大帝不禁一阵感动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