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4章 (第2/2页)
“什么事儿?”
“他说如果您不会开车的话,就让我给您当司机。”司机继续说道:“如果您会开车,也想开车的话,就让我把车交给您使用。”
听到司机这么说,索科夫开始琢磨,是应该使用雅科夫的这位司机呢,还是自己开车?想了一阵,他觉得这种事情,还是应该征求阿西娅的意见,便扭头问阿西娅:“阿西娅,你觉得呢?”
“米沙,你知道你会开车。”阿西娅望着索科夫说道:“但是你离开莫斯科的时间太长,对道路不熟悉,我看还是麻烦这位同志给我们当一段时间的司机吧。”
“好吧,我听你的。”索科夫说完这话,扭头问那名司机:“司机同志,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?”
“我叫沃文。”
“沃文同志,”索科夫对司机客气地说道:“那就麻烦您给我们当几天司机了。”
“将军同志,您太客气了。”沃文毕恭毕敬地说:“能为您这样的英雄效力,是我的荣幸。”说完,他转身跑到了车旁,打开了后排的车门,“将军同志,请上车吧。”
等三人都坐进车里后,沃文扭头问索科夫:“将军同志,您具体的目的地是哪里?”
“希姆基镇的仪表厂家属区。”索科夫说完地址之后,试探地问了一句:“您能找到地方吗?”
“知道,将军同志。”沃文回答说:“我曾经去过那里,知道该怎么走。”
车启动之后,索科夫好奇地问沃文:“沃文同志,战争期间你就一直在总军械部工作吗?”
“没错,将军同志。”沃文回答说:“从战争爆发开始,我就一直在武器装备部里当司机。每天的工作,就是送部里的同志到市里的各个地方,所以对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和各大企业工厂都非常熟悉。”
索科夫听沃文这么说,立即意识到雅科夫的一番用意,让这样一个熟悉地形的人来给自己当司机,的确方便了自己的出行。
沃文听到索科夫不说话了,还主动说道:“将军同志,我不但对莫斯科很熟悉,就连周边的一些城市也非常熟悉。如果您哪天想离开莫斯科,到外面走走,我也可以开车送您去。”
“那感情好。”如今战争已经结束,索科夫暂时还没有被安排正式的工作,每天有大把的时间,他可不想窝在家里无所事事,曾有过出去走走的念头。但当时没有车辆,出行不方便,如今有了雅科夫借给自己的车和司机,想去什么地方,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,所以他非常爽快地说道:“过两天我想去水晶城,麻烦您送我们一趟。”
“水晶城?”沃文听索科夫提到的地名,顿时来了兴趣:“水晶城在莫斯科东面两百多公里的地方,城里有众多的玻璃生产厂家,以生产玻璃和水晶制品而远近闻名。在小城250多年的历史中,由艺术大师设计制作的水晶制品,一直是沙皇宫廷、克里姆林宮的御用品、世界各国的上层社会的日用品、高档礼品、装饰品产品出口到法国、捷克斯洛伐克、意大利、德国、西班牙、芬兰、美国和加拿大等国。”
“沃文,”索科夫听到这里,插嘴问道:“听说在卫国战争期间,水晶城所有的工厂都停止了工艺品的制作,而是彻夜赶制前线急需的医用药瓶和令德国人闻风丧胆的燃烧瓶。我说得对吗?”
“您说的没错,将军同志。”沃文用肯定的语气说道:“不过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,当我军把德国人赶出了我国国境之后,水晶城的工厂就重新恢复了水晶制品的生产。如果您要想买水晶制品,这个季节去是最合适的。”
“为什么要现在这个季节去呢?”阿西娅听到这里,好奇地问道:“难道有什么说法吗?”
“如今都是九月下旬了,再过几天就是十月了。”沃文说道:“你们都知道,莫斯科每年十月初就会下雪,而前往水晶城的道路原本就不好找,如果赶上下雪,那就更难走了。如果你们买的水晶制品不多,还无所谓。要是买得多,在路上就会有不少会被颠坏。”
对沃文的这种说法,索科夫是非常认同的。他后世曾经去过一次水晶城,虽然大多数的路段都是新修的沥青路,但依旧有个别地段是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的土路。21世纪道路尚且如此,更合适20世纪40年代的道路了。
“阿西娅,”索科夫扭头对阿西娅说道:“我看我们明天就去水晶城。我担心过两天会有什么事情,一旦耽误了行程,等下了雪再去水晶城就不方便了。”
“我看可以。”阿西娅点头同意了索科夫的提议,随后又问司机:“司机同志,不知明天什么时候出发比较合适?”
“从这里到水晶城有两百多公里。”沃文回答说:“就算时速五十公里,也需要五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水晶城。你们可能不知道,水晶城的市场,通常只营业到中午十二点,也就是说,你们想在市场里花足够长的时间挑选商品,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。也就是说,我们明天早晨的出发时间,不能晚于六点。”
索科夫心里琢磨,六点出发,十一点左右到达水晶城,虽说有个把小时的时间挑选水晶,但时间还是选的仓促了点。他对这个时代的工作情况非常了解,只要下班的铃声一响,哪怕再花十秒钟就能完成交易,那些售货员也会直接关门下班,根本不理睬顾客。想到这里,他对沃文说:“司机同志,六点出发,十一点赶到水晶城,时间未免有点紧,万一路上再遇到堵车什么的,等我们到达水晶城时,市场里的那些售货员都下班回家了,到时我们就白跑了一趟。”
听索科夫这么说,沃文迟疑了片刻,随后问道:“将军同志,那您说几点出发比较合适呢?”
“五点,”索科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:“我觉得五点出发,应该是比较合适的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