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章 最擅长的事 (第2/2页)
如果换成是别人,绝没有可能在这种大发展的时刻,抗住诱惑修养民力。
也不可能顶得住各方威逼利诱。
但是霍海可以,刘彻也可以。
而实质上当时霍海在南国,也是避开了很多麻烦。
刘彻关于大工程问题,回答就一句‘霍海不在,这么大的工程恐怕不好做。’
大家都知道霍海在这些大事件里面出了大力气,但是究竟出了多少力气,大家还是搞不清楚。
这个理由,也挡住了所有人。
而霍海回来后,上任大司农,提出了警察计划,这一年半又没有什么工程。
如今,是时候了。
这个时候要修建往北的路,需要的是稳定的环境,不能有人带节奏,否则数十万彪悍的黄河中游的人聚集在一起,是要出大问题的。
这就是刘彻的顾虑。
但这不是霍海的顾虑。
就如同蒋不疑的疑惑一样,很多人都在想,为什么没有人跳出来对着干。
他们都不明白。
其实,纸币的事情,适合突然有一天直接宣布,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。
然后以警察体系的强大压迫力,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让一切尘埃落定。
这是最佳方案。
为什么霍海故意放出了消息?无非就是实验,实验给所有人看,不会有人反对的。
霍海成功了。
成功归成功,别人不知道为什么,蒋不疑想知道。
而答案也简单,霍海:“争论,最大的要点,不是事实,也不是雄辩。”
“而是,在争论之初,就把绝大部分人划到自己这边来。”
蒋不疑:“啊?”
只要学会这一招,在网上起个账号,轻而易举。
蒋不疑不明白。
霍海:“倘若,我们今天出门,在街上,按照交规走,却撞到了一个拉货的人力车夫。”
蒋不疑:“我们按照交规走,不可能撞到人,撞到了,说明他不按照交规走,那是他的错啊。交警就算不看您是顶头上司,也会判他的责任吧。”
霍海:“可如果有人写文章,说《大官架豪车闹市超快速度,撞飞苦命车夫,穷人的命是不是命》呢?”
蒋不疑一脸‘这也行?’的表情:“!”
霍海:“你明白了吧,世上还是穷人多。”
“按道理来说,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遵守规则的,不遵守规则的才是少部分。所以有人看到这样的事情,是会帮遵守规则的一方说话的。”
“但是倘若有人用贫富的方式来划分舆论阵营,你就算再有道理,你也辩不过。”
霍海:“几乎你能想到的每一件事情,只要有争论的空间,一定都可以用这样那样的方法,把绝大部分人划到任何论点的一边,谁划成功了,谁从争论一开始就成功了,后续的过程,只不过是电流串联成功那眨眼间的过程而已。”
蒋不疑:“我想下!”
“如果是这样,我要禁止任何人离开自己的居住地,不允许出去找工作。”
这在逻辑上是绝对做不到的。
因为,一旦去找工作,那就是一个月几千大钱的收入。
绝大部分人怎么会站在自己这一遍?
霍海喝了一口茶,淡然:“找几个人发几篇兼并土地的文章,然后写文章剖析地主如何骗取土地的手段,然后等发酵。”
“最后,宣布任何人禁止离开自己的居住地,避免有地主逼人流落成氓流,来获取土地。”
蒋不疑认真了起来。
还真行是吗?
这一听就很有说服力,仿佛以前朝廷很多公文都和这个差不多,以前没觉得奇怪,现在一想,有些东西,其实不是为了本身描述的那点事儿啊!
霍海:“只要在争论之初,就能把绝大部分人都划到自己这一边来,那任何的争论,都没有输掉的可能。”
蒋不疑终于明白这事儿是怎么回事了。
从一开始,纸币的争论,就不是纸币改革到底会不会伤害现在手握铜钱的人的权益的问题。
而是,谁能说服百姓相信自己的问题。
一开始,传出来的消息就是,纸币可能会损害那些大商人大贵族的利益。
从一开始,就让百姓明白了一个消息,我等屁民,朝廷没工夫来骗咱们的钱。
根本不需要争论,这就是默认条件。
这个时候,韩说出来点明了真相。
他发现了这件事情对大贵族大商人的伤害,但是他却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发言,而是写文章说纸币是抢劫普通人。
他说的的确是真的。
纸币的确抢劫‘普通人’。
但问题是,这不是全部真相。
纸币只抢劫普通人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。
而对富人,是对半砍。
人不患寡而患不均,如果没有纸币,没人抢,那富人越来越富,才是最可怕的。
而霍海也根本不提这一茬,只说了另外一件事情。
货币超发不见得是危害,货币超发可以刺激商业,可以让商业更迅猛的发展。
做个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,自己的钱贬值了百分之十,但是市场繁荣度暴涨百分之三十,自己的资产也暴涨百分之三十。
一来一去计算两次,实际上自己赚了百分之二十不是吗?
所以,霍海从回答问题的时候,就根本没准备讲逻辑,没准备用逻辑说服普通人。
而是直截了当告诉普通人,超发不是坏事,超发对普通人是好事,咱们是一头的。
实际上超发对普通人是好事吗?
不一定。
谁说都有点道理,但看谁更正确。
事实上,没人关心真相,大家只关心利益。
谁能说服自己是多数利益,大家就信。
蒋不疑:“好,就算是这样,普通人相信他们是占了好处的,那为什么大贵族大商人们没有站出来呢?”
霍海放下茶杯,淡然:“因为大贵族大官僚们也觉得不反对是好事。”
蒋不疑听明白了。
是觉得不反对是好事,而不是觉得不反对是对的。
这是两码事。
蒋不疑突然明白了:“是贪婪。”
“贪婪让他们没办法团结,所以他们只想着吃下眼前看得见的利益,而您把一大块利益丢给了他们。”
霍海:“我丢的是诱饵,没有丢什么利益。”
丢诱饵的目的是分蛋糕吗?
不,丢诱饵的目的是钓鱼!
这还是个连环计?
蒋不疑迅速开始分析起最近的事情,看看有什么事情利益关系比纸币还大!
这几乎不用想,蒋不疑马上发现了问题所在:“是煤矿!”
————
回老家接老人到城里过年,几百公里,年前大家懂的,堵车堵死了,来回要个三天时间,这三四天只能四千字了。